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·护理管理·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,导致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率不断升高,不仅影响医院
·护理管理·
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,导致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率不断升高,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,也耽误患者的治疗,因此需要改革护理服务模式,提升医院整体管理质量[1]。分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理念,针对不同职称、不同年资的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,综合协调护理资源,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,改善护理服务观念,做到人尽其才,才尽其用,从而最大化发挥各级护士的工作能力,提升整体护理工作效率[2]。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,现具体汇报如下: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将2017年1月—2018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100名临床护士随机分为两组。观察组50例,年龄22~46岁,平均年龄(31.)岁,工作年限(5.)年,大专29例、本科21例;对照组50例,年龄21~48岁,平均年龄(32.)岁,工作年限(6.)年,大专28例、本科22例;比较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1.2 方法
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,即根据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服务,定期进行护理技能、护理质量考核。
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:(1)培训管理。严格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,内容包括基础护理、病房管理、护理操作技术等[3]。(2)岗位分级。统计所有护士的学历、年资、能力、自身素质等资料,设置N0、N1、N2、N3、N4级共5个层级,将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责任小组,由N3级、N4级护士担任组长。(3)岗位职责。护士长统筹护理工作,负责病区总体护理管理,组长负责对技术含量高、操作复杂或风险性大的专业护理工作。小组定期召开会议,讨论制定护理实施方案,并对日常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,修改护理方案的不足之处,使护理管理更佳完善[4]。(4)护理培训指导。对组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,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素能[5]。(5)奖惩考核。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,考核成绩作为奖惩依据[6]。(6)岗位管理。护士长对病区护理采取APN弹性排班制度,在高峰期增加护理人员,在工作量较小时段适当安排倒班,确保护理人员获得足够休息时间[7]。
1.3 观察指标
(1)采用自制护理质量量表,内容包括健康教育、病房管理、文书书写、基础护理、整体护理等,每项100分,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;(2)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考核,以考核成绩评估护理人员综合素质;(3)统计护理护理差错、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;(4)采用自制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量表,内容包括自我价值体现、学习兴趣、沟通能力、信息处理能力、发散思维能力、日常工作愉悦感、能力成长等,每项100分,得分越高则护理自我满意度越高。
1.4 统计学方法
采用SPSS 19.0统计学软件,(±s)表示计量资料,采用t检验,(%)表示计数资料,行χ2检验,以P<0.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2 结果
2.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
观察组在健康教育、病房管理、文书书写、基础护理、整体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见表1。
2.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综合素质评分比较
观察组在理论知识评分、护理实践操作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见表2。
2.3 两组患者护理护理差错、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
观察组护理差错、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(P<0.05)。见表3。
2.4 两组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比较
观察组自我价值体现、学习兴趣、沟通能力、信息处理能力、发散思维能力、日常工作愉悦感、能力成长等自我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见表4。
3 讨论
护理管理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特别是现代临床对护理的要求高,需要护理工作达到严格化与规范化,尽量满足患者的理性需求,以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,促进病情好转,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。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较为单一,仅注重对护理实践操作和遵医嘱进行治疗工作,对患者的需求关注较少,护患沟通简单,导致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不够精准,护理质量达不到临床要求[8]。
文章来源:《基础医学与临床》 网址: http://www.jcyxylczz.cn/qikandaodu/2021/0214/360.html